第12章:独一的完全人耶稣 |
作者:张熙和牧师 |
人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、意志达到完全公义呢?从圣经所记载的人类惨淡历史来看,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耶稣成为完全人是最惊人、空前的奇迹。但对于耶稣是人——而且是个完全人,我们信奉三位一体的根本漠不关心,因为我们的教义只想证明耶稣是神。我们理论上接受耶稣是完全的,实际上却不假思索。因为我们已经假设耶稣是神,所以才完全,却没有意识到三位一体论的“神人联合体”不是跟人类一样的“人”。
顺服神:伊甸园
就从创世记谈起吧。说到顺服,到底神对亚当的要求是什么呢?
为什么一开始就要约法三章呢?神对亚当、夏娃只有一个要求,就是不可吃伊甸园里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(创 2:8-9, 17)。
我们不知道这园子有多大,但可想而知,伊甸园不像北美常见的家庭花园。因为圣经说伊甸园位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旁,显然地域开阔。
为什么谈到了伊甸园的大小呢?因为若是个仅有几十棵甚至几百棵树的小花园,那么行走在园中,就会经常看见那棵禁树。然而伊甸园若幅员辽阔,种植了成千上万的树,神造的各种动物都在里面筑窝搭巢(神甚至带着这些动物来到亚当面前,让亚当起名字),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
人不禁会想,如此广袤的森林,容得下成千上万的树木、动物,只有一棵是禁树,相对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试探吧?关键就是,神尽可能降低了这种“顺服考验”的难度,让亚当、夏娃远离试探。
但他们也必须面对顺服的考验,好学会顺服神。恩慈的雅伟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后,必须布置作业,好教导亚当学习顺服以及道德责任。与此同时,雅伟也尽可能让亚当容易过关。对亚当如此体贴入微的安排,清晰显明了雅伟的智慧和怜悯。
但问题是,罪与恶早在亚当之前就已经存在,因为“蛇”(魔鬼,启 12:9; 20:2)已经在伊甸园里了(创 3:1, 2, 4)。保罗说受造之物受败坏的辖制,但也提到了将来得释放的希望:“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,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”(罗 8:21)。
顺服神:赐给以色列律法
雅伟下一次颁布律法, 是与一个在埃及为奴了四百年的民族有关。这个民族饱受欺凌,渴望自由。雅伟出于怜悯,拣选了这个身处水火中的为奴的民族,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子民,属他的产业(例如出 19:5, 申 7:6)。
无论埃及还是其它古文明社会,奴隶都是社会最底层的群体。
没有社会地位,也没有权利,不受保护,可以像牲畜一样被买卖。
然而正是这个为奴的民族,这些社会上的无名小卒,雅伟从万民中拣选他们作自己的子民。他跟他们立了约,并赐下十诫作为道德规范。
亚当只需遵守一个命令,而以色列就升至了十个。但重要的是,这些命令除了一、两个例外,都有一个共同的消极特征,都是以“不可”二字作为开始的。第五诫“当孝敬父母”是例外, 没有否定词。
第四诫“当记念安息日,守为圣日”虽然没有否定词,但基本上还是消极命令,禁止休息日做工。安息日是规定的休息日,要停止日常工作。
有趣的是,十诫在安息日的诫命里第一次出现了“圣”字。不做工怎么会成圣呢?关键就是,在这个休息日,人人都当全心专注于雅伟。正因如此,神才呼吁以色列人“要成为圣洁,因为我是圣洁的”(利 11:44)。这个曾经为奴、在世上无立锥之地的民族,神召了他们出来,让他们成为完全属于神的圣民。雅伟召了世上的无名小卒作自己特殊的子民。
看一看雅伟给以色列民的律法,大部分都是否定句式,似乎跟亚当的情形一样。雅伟已经尽可能让以色列人容易成圣,所以并未要求他们达到高超的道德水准,而是只要不做某些事就行了。但即便如此,他们也像亚当一样失败了,连消极的律法都遵守不了,忍不住要做不可做的事情。似乎雅伟所禁止的,正是人渴想做的。
不要以为给亚当的命令以及给以色列人的十诫都是消极形式,所以应该比积极形式的容易遵守。禁止人做他渴想做的事,并不比让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容易。创世记记载说( 3:6),夏娃看见禁树上的果子,深受吸引,结果做出了悖逆之举。最终得以证实的是,这次悖逆对于夏娃、亚当以及人类是致命的。
“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力爱雅伟你的神”(申 6:5, 可 12:30),这条命令会不会比较容易遵守呢?仔细想一想便发现,其实这条命令并不比其它命令容易遵守。因为无论是积极命令还是消极命令,以色列人以及一般人都难以遵守。十诫都是消极的要求,似乎成为无可指责并不太难。但很明显的是,由于“人性”问题,人不可能成为完全。最终以色列悖逆了雅伟,导致国破家亡。
耶稣面临的巨大挑战
雅伟差了耶稣来,让他成为了完全人,成为了人类救恩的完全祭牲。面对以色列以及人类漫长的属灵失败史,我们不禁想要明白到底耶稣面临了什么样的挑战。鉴于人类的道德失败,正如这句话所说,“没有义人,连一个也没有”(诗 14:3, 罗 3:10),那么我们越思想耶稣的使命,就越会觉得耶稣的得胜是不可思议的,因为其他人都失败了。
甚至旧约的伟大先知们也无法自称完全。旧约最受人尊敬的先知大概非以赛亚莫属,然而当他看见雅伟的异象时,不禁忏悔说:
“祸哉!我灭亡了!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”(赛 6:5)。圣经没有解释“嘴唇不洁”是什么意思,然而但凡尝试过活出圣洁生命的人,就会稍微明白以赛亚的意思。一句错误或者不恰当的话,就让我们成了不洁净,不是完全的了。可以想象,完全就好像一张无瑕疵的白纸,只要有一丁点儿小污点,就不是完全的了。
能够勒住自己舌头的,他就是完全人(雅 3:2)。很少人能够一整天勒住自己的舌头,二十四小时不说错一句话,遑论三十年了,好像耶稣的情况。事实上,尽管有雅伟能力的扶持(信徒们也可以借着神的内住,得到神的能力),但耶稣能够达到完全,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。
使耶稣成为完全是雅伟行的最伟大的神迹,比创造宇宙万物更加绚丽夺目。创造无生命的物质,比如夸克、中微子、类星体,跟创造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
耶稣达到完全是在始祖犯罪之后,当时罪和死亡已经入了世界,整个属灵环境是与完全、 公义对立的。亚当、夏娃在良好环境里所未能达到的,耶稣在恶劣环境下达到了。 不足为怪,从亚当时期到耶稣时期,没有人达到了完全。 耶稣为了世人的救恩而成为完全人的壮举,令到三位一体论的神人联合体耶稣黯然失色。
除了耶稣以外,环顾人类历史许许多多代的人,包括一些伟大的神的仆人,都没有完全人。亚伯拉罕品质优秀,尤其以“神的朋友”著称(代下 20:7, 赛 41:8, 雅 2:23),但亚伯拉罕也未能因此成为例外(参看撒拉与夏甲之间的争斗)。摩西被视作最伟大的神的仆人,却因为一次发怒(民 20:7-12),未能蒙允进入应许地。
完全有多困难呢?这是问错了问题,因为今生根本不可能达到完全。但耶稣因为与雅伟的相互内住,就达到了这种完全:“我在父里面,父在我里面”(约 14:10)。但这种关系并非排外的,而是包容的,我们也要分享与父的这种关系,像耶稣那样在世上生活(“他如何,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”,约一 4:17)。
耶稣的完全:神子民的典范
每一个从灵而生的信徒,都是蒙了召要达到完全。达到完全是一个终生、艰难的过程,新约已经将该过程很详尽地描述了出来。
但三位一体的基督是神,本性就是完全的,所以我们不可能效法他,竭力追求完全。但我们是蒙召要达到完全的:“你们要完全,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”(太 5:48)。
耶稣所说的完全是什么意思呢?耶稣在登山宝训以及别处教导中做了详尽的诠释。耶稣言传身教,他就是完全的楷模和典范。耶稣有没有讲过他是如何达到完全的呢?当然有,而且非常详细!然而我们受了三位一体教义的蒙蔽,未能看见耶稣借以达到完全的属灵动力。之所以有这种属灵动力,是因为耶稣一生靠父行事,最终达到了完全。耶稣已经告诉了我们他如何靠父而活,以至于我们能够效法他的脚踪,像他那样生活。
耶稣说过很多话,表明了他所经历的一切,跟从他的人也会经历到。耶稣从雅伟的灵而生(路 1:35, 徒 10:38),人人也必须从灵(约 3:5,6,8)、从神(约一 3:9; 4:7; 5:1,4,18)而生。耶稣凡事不凭自己的意思行(约 4:34; 5:30; 6:38; 8:28),每个信徒也要行神的旨意(太 7:21; 约 8:51; 14:21; 约一 5:3)。所有信徒都要住在耶稣里面、住在父里面,正如耶稣住在父里面、住在信徒里面(约 15:1-10; 约一 2:24,27; 4:13)。世人恨恶、拒绝耶稣,也会恨恶、拒绝他的门徒(约 15:18-19)。耶稣要得荣耀,凡在基督里的人都要与他一同得荣耀(约 17:1,5,10; 罗